中国政府网|山西省人民政府网|临汾市人民政府网|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无障碍浏览 |  进入长者模式 English| 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临汾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4-19    

临汾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渠道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充分展示着临汾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临汾市对外文化交流现状

(一)借助外交外事平台,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外事桥梁和窗口作用及平台优势,依托外交部和省外事办做好我市文化对外交流的搭台服务工作。

1.参加国家级文化传播活动。近年来,我市两次参加外交部蓝厅举办的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向与会嘉宾及参加活动的外国驻华大使展览展示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努力争取机会,助力我市文化项目走向更高平台。2021年,我市代表山西省参加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首次举办的“友好日”活动。活动组织了尧都区、翼城县、侯马市等7个县(市、区)23人参加了美食展卖和民间艺术展演。富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备受国际友人的喜爱,襄汾太平绣球和子羽葫芦、平阳窑、平阳木版年画、平阳印染、翼城花鼓、乡宁紫砂壶和侯马晋绣等华丽亮相,不少外国友人还与民间艺人们互动,亲手制作绣球,木板年画等,体验民间艺术的新奇创作,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期间,来自69个国家在华各界友好人士,包括马来西亚、约旦、阿联酋等18个国家驻华大使,塞内加尔、土耳其、黑山等4国驻华代办,21家跨国公司高管,外国留学生代表以及日本朝日新闻社、读卖新闻社、朝鲜日报北京分局,伊朗电视台、西班牙埃菲社、瑞士《新苏黎世报》等19家外国在华媒体代表和央视国际频道、中国日报社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重点新闻网中方媒体记者代表及其家人等共计100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这是我市“文化走出去”一次很好的实践,是讲好“临汾故事”的有效对外传播和交流。

2.利用省级平台做好对外宣传。积极对接省外事办,利用省级大型涉外活动对我市进行宣传推介。连续四年参加“太原论坛”,活动中,邀请参加论坛的代表团来临访问,安排代表团对我市文化进行近距离深度体验。我市积极向省外事办推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作为外事礼品,目前,我市的乡宁紫砂壶、襄汾的子羽葫芦、翼城花鼓、太平绣球、尧都的平水绣及平阳窑等9个品类入选了省外事办外事礼品库,成为省领导出访及接待外宾的备选礼品。

3.深入开展“请进来”工作,做好文化宣传。为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来我市感受和体验我们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愿意与我市开展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促进我市的文化走出国门,加深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我们充分利用外事资源,邀请我市友城及友好合作伙伴政府代表团、驻华大使馆外交官及文化交流中心代表团来临访问,重点展示我市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加深对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我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时融入文化交流内容,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和力度。

(二)着力文化“走出去”,促进互融共通。在我市对外交往中,寻找与他国共通的文化基因,强化文化认同,拉近彼此距离,为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1.弘扬根祖文化。临汾是帝尧古都,600年前洪洞大槐树下先后18次移民影响广泛而深远,大槐树一直被当作“家”、称作“根”,成为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为了扩大我市根祖文化影响力,以我市与美国犹他州两地有共同的寻根文化和精神内涵为依托,促成了洪洞大槐树景区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以虚拟展厅形式参加2022年3月 在犹他州举办的2022年家博会,我市根祖文化宣传片代表山西省在家博会线上的热点栏目中展播,观众总人数达数百万,仅第一天就有超过2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万人参加,增进了民间交流,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弘扬非遗文化。我市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遗代表传承人。为更好宣传非遗文化,我们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我市非遗产品走出国门,在国外进行巡展,进行非遗及其文创产品的对外宣传推介。2022年,我市三十个品类近百余件非遗产品在美国犹他州社区进行巡展。这次活动以“家文化”为主题,结合两地共有的“根祖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年,犹他州将再一次举办我市非遗产品巡展。

3.弘扬法显文化。法显在斯里兰卡备受尊崇,我市是法显故里,挖掘和传承法显文化、促进中斯文化交流成为我市与斯里兰卡交往的文化共识,以此为契机,我市与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市开展了友好交往,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为今后开展学术研究及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三)夯实基础,丰富对外宣传品。为了扩大对外交流平台和交流渠道,展示我市对外形象,制作完成我市英文版宣传片及临汾根祖文化宣传片,制作洪洞大槐树景区中英文虚拟展厅;开通“中国·山西·临汾”英文网站,及时更新我市文化、旅游、体育等对外宣传内容;制作完成我市英、日、韩对外宣传册及英文非遗产品名录,作为对外交流的宣传资料;研制我市英文版国外青少年来我市研学科考方案,为下一步开展交流奠定基础。

(四)通过品牌文化活动项目,深化对外交流渠道。为了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借助世界“大河文明”的宽度与高度,2018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当天,由世界旅游联盟、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临汾市委、临汾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流向未来的大河”为主题的“首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临汾召开,来自巴勒斯坦、尼泊尔、赞比亚、埃及、德国、荷兰等驻华使领馆大使、公使、参赞、国际旅行商代表、国际旅游专家学者、境外旅游投资商及我市友好城市代表等共计25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85位外宾齐聚临汾,共话大河流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与会嘉宾深入介绍各自的核心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参与者带来不同思想和经验,搭建了临汾与全球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高端平台,助推临汾乃至山西的文旅产业发展释放更多活力,呈现更多可能。自此,临汾设立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秘书处,做好论坛相关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提升大河文明在世界文化界的影响力,并形成了两年举办一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机制。2020年9月,举办了“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活动期间,大会邀请了埃及、赞比亚、保加利亚、墨西哥、津巴布韦等5国驻华大使及俄罗斯、南非、喀麦隆等3国驻华使馆代表,共计14位使节参加。论坛以“河·和·合”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打响“黄河之魂在山西”品牌,搭建世界大河流域沟通合作桥梁,促进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9月,邀请了尼日利亚、埃及、孟加拉国及克罗地亚驻华大使、临时代办及参赞等共计4个国家、8位外交官参加了“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秉承“河·和·合”永久主题,聚焦“河流生态保护与美好生活”,通过举办黄河峰会·大河论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讲好山西故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山西黄河流域段生态保护和文旅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乘着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的东风,临汾不断提升“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富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经济走廊、文化走廊、生态走廊,全市黄河文明的挖掘开发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临汾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从外事工作方面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外文化交流顶层设计不足。我市是文化大市,17个县(市、区)区域文化各有特色,资源丰富。在对外交流中,由于缺乏制度规划,整体顶层设计不足,往往各自为政,载体单一,形式简单,规模不大,全局意识不强,对外交流的动力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我市由文化大市变为文化强市的步伐。

(二)对外文化交流统筹协调欠缺。我市的对外文化工作资源分散在各个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中,全市尚未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对外交流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市级与县级之间缺少统筹协调,造成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对外文化交流信息不畅,产业链贯通不顺等弊端,不能形成全市对外文化交流合力。

(三)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我市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官方“请进来”的形式开展,主要是展示我市现有的文化资源,内容也多以博物馆、非遗产品为主,规模小,内容简单,外国人的兴趣和爱护更多的是表层的直观感受上,不能真正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四)对外文化品牌建设相对薄弱。对外文化资源分散,各县(市、区)之间存在文化要素的类似性,以剪纸为例,尧都区、浮山、曲沃等地都有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各个地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不能做到统筹协调,形成独有的文化品牌,导致缺乏竞争力。

(五)对外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和渠道有限,多依赖外事活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对外交流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缺少广泛的民间宣传。

三、临汾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创新,打造文化品牌。临汾一方面要推动现有的“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尧文化及大槐树根祖文化品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这些文化节庆活动的对外交流平台作用,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产品。

(二)健全机制,整合文化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导,构建全市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统筹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和区域界线,整合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多门类、多品牌、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打造文化精品,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全省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产生强有力的国际影响力和附加价值,最终使对外文化交流在质和量上都有突破。

(三)外事搭台,助力文化唱戏。充分利用外事资源,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配合重大外交举措,与我市的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伙伴城市及友华亲华国际组织加强联络,积极组织安排我市高水平的文化项目、文化活动及学术交流走出国门,举办两市缔结纪念日文化周或文化日活动,不断推进我市优秀文化及文化企业走向世界。

(四)多措并举,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加强与国外著名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拓展友城之间文化合作内涵,推动青少年夏令营及研学项目的开展;加强我市非遗、戏曲、民间艺术、国学书画等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创新文化走出去形式,拓宽走出去渠道,对接更高层级的对外传播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

(五)形式多样,加强对外宣传。依托我市多领域外事活动,利用领导出访,外宾来访等涉外活动,做好官方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交流渠道多元、层次丰富、形式灵活、交往广泛的优势,促进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以民间友好先行推动官方合作,实现官民交流并举,服务我市对外文化“走出去”;借助我市各相关部门网络平台开展对外宣传,扩大宣传渠道,增加影响力。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7-2090122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65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